在研究两个独立分组中同一个连续性因变量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可以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例如,张老师为了验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将40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传统课堂组和翻转课堂组,经过了两周的A课程教学,记录下学生的最终测试成绩。
独立样本t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
检验两个独立分组中同一个因变量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要求
自变量具有两大类值(例如传统课堂组和翻转课堂组两类)、因变量是连续值且服从正态分布(例如学生的最终测试成绩)
图片
原假设和对立假设
原假设(H0)
传统课堂组和翻转课堂组的学生最终测试成绩的均值在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μ传统课堂=μ翻转课堂)
对立假设(H1)
传统课堂组和翻转课堂组的学生最终测试成绩的均值在总体上有显著性差异(μ传统课堂≠μ翻转课堂)
假设评价
独立样本t检验对统课堂组和翻转课堂组的学生最终测试成绩的均值在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的原假设进行检验,如果独立样本t检验产生的结果p<0.05,拒绝原假设;否则不拒绝原假设。SPSS中输入数据及分析
定义变量
在变量视图中将传统课堂组和翻转课堂组定义为group,“1”代表传统课堂组,“2”代表翻转课堂组;将学生的最终测试成绩定义为score
图片
输入数据
在数据视图中输入传统课堂组(20名)和翻转课堂组(20名)学生的最终测试成绩
图片
数据分析
菜单栏中选择“分析>比较平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将score变量选择到检验变量,将group选择到分组变量,点击定义组;使用指定的值,与group相对应,“1”代表传统课堂组,“2”代表翻转课堂组;点击继续,最后点击确定
图片
图片
结果解读和效应量计算
组统计表
显示了每个教学组的描述统计量,包括个案数、平均值、标准偏差和标准误差平均值,传统课堂组的最终测试成绩均值(72.85分)比翻转课堂组的最终成绩均值(80.85分)低,接下来考虑这个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如果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就可以根据该表确定哪个教学组的最终测试成绩均值较高。
图片
独立样本检验表
表中第二、三列是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不是T检验的结果而是对方差齐性假设的检验;如果该检验的F值无显著性,方差齐性假设成立,使用“假定等方差(Equal Variances Assumed)”一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果有显著性,方差齐性假设不成立,使用“不假定等方差(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一行的数据进行分析。由表可知,方差齐性假设成立(F=1.281,p=0.265>0.05),使用“假定等方差(Equal Variances Assumed)”一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t=两组间均值之差/标准误差平均值=-2.658,自由度(df)等于38,p值0.011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传统课堂组和翻转课堂组的学生最终测试成绩的均值在总体上有显著性差异。
图片
结合组统计表中的两组均值,传统课堂组的最终测试成绩均值(72.85分)比翻转课堂组的最终成绩均值(80.85分)低(如果不显著,可以认为组统计表中的差异是由于抽样误差导致的)。
效应量计算
独立样本t检验的效应量的估计通常由d给出,其中d=t×√((N1+N2)/(N1*N2)),N1和N2是组1和组2的样本量,d=0.841【也可以是d=MD/Pooled SD,MD=80.85-72.85=8,Pooled SD=(10.343+8.610)/2=9.4765,d=0.844】,表明两组之间存在大的显著性差异。
问题和结果表述
研究问题:接受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在最终测试成绩上是否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
翻转课堂组学生的最终测试成绩(M=80.85,SD=8.61)显著高于传统课堂组学生的最终测试成绩(M=72.85,SD=10.34),t(38)=-2.658,p<0.05,d=0.84。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Powered by 雷火电竞综合app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